衣柜企业“避风港”逐渐消失
受大环境的影响,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家居卖场步入空置期,除了撤店、空场、黑灯,更有众多“僵尸店”。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,家居卖场的续约率降至60%以下、卖场的空置率普遍达到20%。相对卖场,经销商的现状更为惨烈,特别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,租金成本、人工成本进一步压低了经销商的利润,在市场不景气的当下,能盈利的经销商更少。
下沉渠道 开拓三四线市场
2015年,越来越多的衣柜企业对抗市场颓势,采取的办法是下沉渠道,深耕三四线市场。无论从产业链的经营环境还是消费群体趋势走向,三四级市场确实呈现出一种向上的上升状态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近十年来,家居卖场的发展是依托于一二级城市的土壤,未来家居卖场的发展将会是以三四级市场为主导。
善于“做减法” 保存实力
除开渠道下沉以外,众多衣柜企业也走上了“做减法”之路。事实上,在家具圈中,“减法”早不是一个新鲜词,早些年便有家具人呼吁家具业也该做“减法”,比如:工厂该把不赚钱的产品线砍掉,不要过多涉及房地产投资等行业,分散了精力,需要专心做家具;经销商也该抛弃不赚钱的店面,集中精力做好团队和服务;而卖场首先要慢下来,减去“急功近利”的扩张思维……伴随市场的低迷,衣柜企业和经销商需学会做减法,保存实力。
在市场形势严峻的背景下,想方设法寻求突围之策已经成为衣柜人的共识,面对销售渠道的变化,衣柜企业不管是下沉渠道,还是采取精简之策,均将有利于企业脱困。